攝護腺又稱為前列腺,是男性特有的重要器官,位於肚臍下方並環繞著尿道。隨著年齡增長,攝護腺會逐漸變大,有時膨脹的攝護腺會壓迫尿道,導致排尿困難。嚴重時,甚至會引起一系列的症狀,包括頻尿、尿急、夜尿增多甚至無法排尿等,如果長期沒有積極治療,有可能導致尿道感染或是腎臟相關疾病。
常見攝護腺肥大症狀
攝護腺又稱前列腺,是一塊近似栗子形狀的腺體,包覆在尿道與膀胱相接處,也是男性獨有的器官。正常的攝護腺有製造精液的功能,但隨著年紀增長,攝護腺會因為器官老化、荷爾蒙影響等原因而跟著「越長越大」,所以又稱為「攝護腺良性增生」,過於肥大的攝護腺會壓迫尿道,讓尿道有如逐漸阻塞的水管,造成種種排尿的症狀。
50歲以上男性的攝護腺肥大發病率高,60歲達50%,80歲達80~90%。
如果家中父親或兄弟有攝護腺肥大病史,遺傳風險較高。
隨著男性年齡增長,DHT濃度升高,促進攝護腺增大。
高脂飲食、缺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,加速攝護腺增長。
糖尿病、高血壓和代謝症候群增加攝護腺肥大的罹患率。
長期夜尿頻繁、失眠及某些藥物影響攝護腺與排尿功能。
攝護腺治療方式(藥物治療 VS 手術治療)
初始的攝護腺肥大治療,可以先選擇口服藥物,然而藥物治療有一些限制。藥物本身可能有少許副作用,藥物也無法徹底治癒攝護腺肥大。而且藥物需要長期服用,一旦停止服藥,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又會再次出現。因此,對於藥物治療效果不佳,或不希望長期服用藥物的男性來說,手術可以有效且一次性改善症狀,便成了更好的治療選擇。
手術方式 | 電刀刮除 | 雷射氣化/剜除 | 攝護腺拉提術 |
手術時間 | 約1~3小時 | 約1~3小時 | 數十分鐘 |
住院天數 | 數天 | 數天 | 0~2天 |
術後射精功能 | 大幅影響 | 大幅影響 | 幾乎無影響 |
費用 | 健保給付 | 自費負擔 | 自費負擔 |
療效持久度 | 長期 | 長期 | 至少五年以上 |
攝護腺肥大手術後的後遺症其實並不常見,只要經過專業訓練後的專科醫師,大多可以避免手術風險。 然而,手術並非100%絕對無風險,仍有非常少的案例,手術過後會有尿失禁的現象發生。這時候可以透過積極藥物治療以及手術達到治療效果。
而手術過後,會有一定機率的患者出現「逆行性射精」的現象,患者普遍會覺得性行為過後沒有精液射出,或是精液量非常稀少。但是對於勃起功能並沒有影響,仍然可以正常發生性行為。
不一定。如果是初期攝護腺肥大問題,可以透過醫師評估是否先使用藥物治療。真實治療計畫仍以專業醫師評估為主。
攝護腺肥大手術主要透過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(TURP)進行,醫師會從尿道插入內視鏡,移除阻塞尿流的多餘前列腺組織。過程約1至2小時,通常需住院觀察數天,術後可改善排尿困難與頻尿等症狀。
目前只有單極電刀刮除術是健保給付。
手術過後,建議住院觀察2~3天。
手術後2~3天可以正常作息,但如果工作需要大量勞動,則建議休息1~2週。
有部分的患者,在術後會經歷程度不一的勃起功能障礙,一般需要數周或一年以上的時間慢慢恢復。
會建議休息一個月的時間後,再進行性行為。